深中通道,这条横跨珠江口、连接深圳与中山的超级工程,近日再传喜讯!2023年12月25日,随着深中通道万顷沙匝道桥最后一段钢箱梁大节段稳稳吊装到位,标志着中铁山桥承建的深中通道全部钢箱梁制造安装任务圆满完成,为2024年深中通道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深中通道项目是集“桥、岛、隧、地下互通”为一体的世界最大跨海集群工程,钢结构桥梁合计27.99万吨。中铁山桥承制的钢箱梁制造G05合同段工程范围包括主跨580米主桥中山大桥、跨径110米引桥横门泄洪区非通航孔桥、跨径60米引桥浅滩区非通航孔桥、跨径42-65米万顷沙互通匝道桥,主线全长3.54公里,包含附属设施,钢结构总重约9.2万吨。本次吊装的万顷沙匝道桥钢箱梁大节段为A-G节段,长46.5米,宽25米,高3.5米,重约570吨。

在这条超级通道的建设中,百木科技凭借卓越的BIM技术应用实力,深度参与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、中山大桥、万顷沙匝道等项目BIM技术应用实施,为工程的顺利推进贡献了技术力量。
借助达索系统打造项目亮点
(4) 深中通道项目进行了焊缝建模,并赋予了较为完善的焊缝属性。
设计与加工数据无损传递
BIM模型
1.中山大桥
2.伶仃洋大桥

3.泄洪区非通航孔桥

4.万顷沙匝道









1. 提高组织决策效率
2. 提高深化设计效率
3. 提高工程管理可控性
4. 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效率
5. 提高项目施工技术管理能力
6. 提高项目成本控制管控能力
通过BIM技术精细建模,准确提料,为项目在材料方面直接带来的效益比传统方式节约2%左右,另外通过工艺模拟交底,减少返工率,确保施工顺利,质量有保证。
数载鏖战珠江口,一朝天堑变通途。深中通道全部钢箱梁制造安装任务圆满完成,彰显了我国在跨海通道建设领域的领先优势和技术实力。预计2024年工程建成通车,届时,中山至深圳可实现跨江直达,车程从一个半小时缩减至半小时内,有效推动珠江两岸产业互联互通以及粤港澳城市群深度融合发展。
深中通道G05标段BIM技术应用的成功实践,不仅彰显了百木科技在BIM领域的技术实力,更是我国智能制造事业的重要里程碑。未来,百木科技将继续秣马厉兵,不断探索数字化技术,与更多优秀企业携手合作。
文章推荐:
以学促干当先锋丨深中通道万顷沙匝道桥最后一段钢箱梁成功吊装